Tuesday, February 12, 2013

一年回顧 (2013年2月)

我跟隨泉友會的鄧老師學太極差不多一年了,  我想寫下我在這個學習階段的一點體會.

鄧老師是楊式太極拳的第七代傳人, 他是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傅清泉老師的入室弟子, 他教我們的是傅家傳承的楊式太極拳.
 
在此之前, 我曾經跟一些興趣班學過吳式, 楊式, 和42式競賽套路; 但是我喜歡現在的學習.  我覺得傅家的楊式太極拳的動作要求很符合人體工程學 (ergonomics), 而且很有規範, 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做到太極拳的要求.  而且, 他們還製作了教練法的光碟和書本, 學生可以在上課時先留心聽老師講解動作的細節, 回家再重溫或跟著光碟練習.   我的模仿能力比較弱, 我需要先了解動作是怎樣做, 身體, 手, 腳是怎樣走, 重心在哪裡, 然後才能一氣呵成的打出來;  我喜歡這樣的教學模式.

在學習初期, 最不習慣的就是不能跟著別人打.  因為我站在最左邊, 大部份時間我都背著老師和同學們;  唯有鼓起勇氣, 用心去打, 不去理會打得如何, 漸漸地習慣了.  其實, 這樣也有好處, 可以訓練自信心.  此外, 我打的總是比同學們快, 那是因為我是中途加入的(從打虎勢開始), 有很多細節我都不曉得, 而同學們則十分注重細節, 所以我們打的速度有很大差別.  不過老師說: 快與慢不是絕對的, 最重要是快而不亂, 慢而不斷.

開始的時候, 除了上課的練習, 我每星期只能練一次.  因為每次練習後, 身體需要三幾天才能恢復, 尤其是膝蓋(我的右膝蓋有點毛病.)  大概過了三個月, 我才能每星期練習兩次; 到了差不多七, 八個月後, 才能每天都練習.  每天早上練大概45分鐘, 先做十三功(約25 分鐘), 然後打一遍二十八式(約7-8分鐘), 其餘的時間就練老師教的八十五式. 其實, 每次練拳的時間不多, 只有10多分鐘.  有時候趕著上班, 時間不夠, 就只練十三功.

對於我這個平時很少運動的人, 動作的要求會啟動一些平時很少甚至沒有活動的肌肉參與運動, 當一組肌肉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適應了, 另外一組肌肉就開始疼痛了.   不過我明白身體是需要時間來適應的, 所以我學會聽身體的話 (listen to my body), 不會過份鍛鍊. 訓練與保養同樣重要; 練太極是要慢慢來的, 不能急進, 不能勉強.

我覺得太極是一種有要求的運動, 不是隨隨便便"耍"的.   跟其他運動一樣, 身體需要時間去適應, 包括肌肉, 關節, 肢體協調等等; 尤其是到中年才開始的初學者, 就得接受太極的"慢", 包括動作和進度.

每次老師教新的動作時, 我都不能一下子就明白, 一定要回家慢慢揣摩, 經過練習後才能弄清楚; 但是做得對與否, 就只能憑感覺, 等待老師上課時給我糾正. 寫日誌也可以幫助我記憶和組織老師教過的東西, 所以我會堅持一直寫下去.

太極拳是一種武術 -- 英語翻譯 "martial arts" 把武術形容得很貼切, 既是技擊, 也是藝術, 是需要經過專人指導和長時間鍛鍊才能學到.  我覺得太極是一門可以持續進修的學問, 不單是體能的鍛鍊, 更是智能的訓練 ( physicsally and intellectually challenging).  我就偏偏喜歡這些挑戰.

Tuesday, February 5, 2013

第43 課 (2013年2月2日)

今天老師教了第十六勢 - 肘底看捶.  他先教手法和腳法, 下一課才教身法.

教新的招式之前, 老師帶我們練一遍28式. 練完之後, 他說如果打得好, 在打完之後, 氣是下沉的, 不應立刻說話, 應該慢慢呼吸, 慢慢走, 讓呼吸慢慢恢復正常. 

老師也糾正了我們一些動作.  其中一個是攬雀尾. 老師叫我從右掤開始做, 到按出的時候, 他指出我的左邊開胯不夠, 膝蓋不對著腳尖.  另外一個是十字手到抱虎歸山, 我的左腳翹的太高, 重心太過放在腳的外側, 這樣小腿外側的肌肉就繃緊了. 

第十六勢 - 肘底看捶
動作分四個部份. 頭兩個部份跟單鞭差不多.  第一, 從抱虎歸山的按開始, 好像單鞭一樣向左轉, 然後回腰向右推掌, 大概向西面, 要注意扣右腳不少於90度, 腳尖向西南;  第二, 邊向左轉身邊翻左掌, 開胯踏出左腳, 移重心到左腳, 身體繼續左轉到面向東, 保持雙手不刁, 老師跟我示範, 好像按住對方的小臂, 右手是用手掌按, 左手是用手背按; 第三, 右腳跟半步, 同時翻左掌, 掌心向下, 感覺保持按住對方小臂; 然後重心移到右腳, 左肘向後,同時提膝; 第四, 左手翻掌穿出, 同時左腳踏出成虛步, 然後左手翻掌, 右手握拳.

下星期六是除夕, 停課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