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1, 2013

第71 課 (2013年9月20日)

因為明天老師要做比賽評判, 所以今天(農曆八月十六日)我們跟上一班的同學一起練拳.

老師跟我們溫習和糾正了一些動作.

起勢 - 逆腹式呼吸
老師說起式時應該用逆腹式呼吸. 同學們好像沒聽過.  老師就詳細的講解了逆腹式呼吸. 首先要知道甚麼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時, 吸氣腹部脹起來, 呼氣腹部凹下去.  逆腹式呼吸時, 吸氣時收腹, 呼氣時放鬆讓腹部凸出. 這個呼吸是配合起式手的動作的.

胯(盤骨)的調整
太極整套動作要求胯不斷地調整; 老師叫了一位同學做攬雀尾來示範, 他說太極不單是腿和手的運動.  老師講解了以後, 我的理解是: 盤骨相連的肌肉要不斷的運動來調整盤骨, 使它儘量保持水平, 也即尾閭中正, 使上肢能夠得到穩固的承托, 可以發揮功能.
其實, 我覺得太極是一種力學, 是人體工程學, 利用了人體的解剖結構以最效率的動作達到目的.

身法
老師講解以後, 我的理解是: 身法是身體的運動協調四肢的動作, 讓能夠發揮協調的功能. 重心保持在"丹田".

高探馬和倒攆猴的分別, 手的運動路線和位置
高探馬
首先老師叫我示範從單鞭到高探馬. 我的左手不是放在腰旁, 而是在腰部前面.  我真的沒注意到自己做錯了. 然後, 手的運動方向是前後的. 其實, 左手沒有太大的動作, 它由較前的位置到定式時較後的位置, 大部份都是身的動作. 當腰向左轉時, 首先是右肩在後, 然後兩肩平衡, 跟著是右肩在前. 左手是當兩肩平衡時開始旋臂, 往下往後的到腰旁, 動作不是很大的.
老師還說"太極無手, 渾身是手", 叫我們不要太注重手的動作.

倒攆猴
倒攆猴的手的運動方向是上下的. 定式的時候胯與腰都是正的.


斜飛勢
老師說, 步可以大一點, 右腳應踏前一點, 右手動作是向前不是向上, 左手只是動前臂, 不是肩往後, 重心要保持低, 不要站起來, 這樣才可以開胯.

走的時候, 老師再次提醒我不要閉上眼睛.

今天練拳我覺得很輕鬆, (可能人數多, 一共七個人), 希望以後練拳時也能保持這種狀態.

 

 



 

Sunday, September 15, 2013

第70 課 (2013年9月14日)

今天我有事不能上課, 只跟上一班的同學一起練拳.

老師只跟同學們溫習和糾正頭兩段的動作. 他多翻提醒我做攬雀尾時,胯要正, 也提醒我不要閉上眼睛.

老師跟同學糾正和講解動作時, 我旁聽. 以下幾點要注意:

1. 把腿提起時, 膝蓋和足踝關節要放鬆.
2. 把腿放下來時, 腳跟先著地; 但並不是向下, 而是由向前的動力, 好像飛機降落一樣.
3. 做分腳和蹬腳時, 不是先把腿提起, 然後才用重心腳站起來; 應該是邊站起來邊提腿.
4. 翻身撇身捶要注意先右腳腳跟踏出成虛步, (右肘隨時可以作出攻擊), 然後才打出右拳; 然後才弓步轉腰, 左手掌向前推, 右拳拉後. 這樣才能做到節節貫穿. 驟眼看好像是先弓步, 然後才出拳; 拳友很容易弄錯.
5. 雙峰貫耳要注意先做好虛步, 然後才出拳.
..........
有些東西老師以前也提過, 只是我們忘記了.  他說一定要練習, 動作才能自然地做到, 不需要思索.



 

Saturday, September 7, 2013

第69 課 (2013年9月7日)

今天老師因為要開會, 不能跟我們上課, 但是我們可以跟上一班一起練拳; 結果我們四個人都出席了.

老師沒有教新的招式, 只是糾正同學們的錯處.

轉身擺蓮
老師指出同學們做這個動作都很快, 因為沒有做好每一個細節. 動作分三個部份, 每一部份再有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 從退步胯虎開始, 首先雙手合, 然後開, 再合. 腰是先向右再向左轉.要注意右手手肘是拉開的, (好像玉女穿梭); 當腰左轉的時候, 右手直打出去, 就不會挾肩了.

第二部份: 右轉時要注意重心在右腿, 雖然左腿也在地上, 但是隨時可以提起. 再轉的時候, 右腿弓向東南, 左腿腳跟著地向西北, 眼望西北(這個時候身體和雙手還沒轉). 然後扣左腳, 轉身向東南.

第三部份: 老師沒有詳細解析, 只說拍腿完了重心應仍在左腿, 然後再開胯踏出右腿.

雙峰貫耳 
從右蹬腳過渡到雙峰貫耳時, 要注意是用腳掌做軸心, 而且不應有跳躍的感覺. 其實左腳轉動的幅度並不大, 只是由東北轉到東北偏東. 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雙手不應往後, 應該保持在前面, 其實是身體往前的錯覺 (好像如封似閉) .

十字手
雙手不應提得太高. 手和身體的關係就跟雙峰貫耳一樣.  還有一點, 在重心移向右腳的時候, 重心放在腳掌, 身體微微前傾.
















 


第68 課 (2013年8月31日)

上一課老師略略敎過了第四十四勢進步搬攔捶. 今天再仔細講解.

從右轉身右蹬脚開始, 收脚, 下沉, 同時右手握拳, 兩手相合(老師說什麼等邊三角形我聽不明白), 開胯, 右腳踏出, 然後搬, , 出拳(以前學過的). 老師看到我完了, 準備的時候右手太用力, 叫我放鬆. 在出拳的時候, 要注意力是先從腳發出, 然後身體, 然後手. 還有一點, 我們出拳時身體還沒有轉正就做下一式(身體往右轉). 我會注意這幾點的.

第四十五勢 如封似閉
在按出去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毛病, 身體還沒有轉正就做下一式(身體往右轉).

第四十六勢 十字手
老師看到有同學雙重, 他提醒我們重心應在右腳. (老師還說什麼胯, , 頸都錯位…, 我聽不明白.)

老師也個別指出我們每一個人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我從起式到左掤時, 腿沒隨著身體轉動而起,是自己提起,怪怪的。我還沒能拿捏到這個動作的打法.
 

第67 課 (2013年8月24日)

第四十三勢 - 轉身蹬腳   

從左蹬腳開始, 第一, 收左腳, 放鬆左腳, 向左擺(swing); 第二, 以右腳腳掌為軸向右轉, (本來向東南偏南, 轉到向東北, 最低限度向北. 即超過180度), 雙手保持打開; 第三, 左腳著地, 重心移往左腳, 腳尖向東北(如果右腳角度不夠, 可以在這裡調教); 第四, 合手, 提右腿, 向正東蹬腳.

第四十四勢 - 進步搬攔捶
收右腳, 沉, 右手握拳, ... 開胯踏出右腳; 然後搬, 攔, 出拳.


 

第66 課 (2013年8月17日)

第四十二勢 左蹬腳

右腳微向外擺, 目的是開胯, 然後就跟以前學過的一樣, 要記著哪一隻手在外面 蹬左腳時左手在外面, 蹬右腳時右手在外面.

老師跟我們解析了一些以前學過的動作.

起式
老師問我們除了沉肩, 墬肘, 坐腕外, 還有甚麼要求. 我答旋臂. 老師說上臂外旋, 小臂內旋, 邊走邊旋. 他說起式影響整套拳的素質. 他還叫我們留意老師怎樣糾正別的同學, 從而學習.

 雙峰貫耳
老師糾正了我們拳的位置和方向 拳的位置應該在對方的太陽穴, 拳眼斜斜向上. 他糾正我的時候, 我感覺他是把我的動作調教的飽滿”.

他也示範了一個錯誤的轉身, 問我們甚麼地方不對. 我看得出他是用腳跟為軸.
 
蹬腳
老師看到我們很難平衡. 他說時因為胯筋緊, 叫我們多拉筋, 還有要收尾閭. 他說太師爺說過…”如有不得力者, 必須向胯裡尋”.

 

 

 

第65 課 (2013年8月10日)

這一課所學的我沒有第一時間記錄下來(因為家裡有事情發生了, 沒時間也沒有心情).


第四十勢 回身右蹬腳

第一, 身體坐後, 重心移到左腿(直後, 不轉腰), 拳變掌, 捋手.  第二, 左手掤, 右手採, 轉腰帶雙手, 好像雲手, 第三, 右手(旋小臂)合左手, 然後提右膝, 雙手掤, 第四, 蹬腳 (向正東).

第四十一勢 雙峰貫耳

第一, 收右腳, , 腰微向左, 第二, 以左腳腳掌為軸, 向右轉, 同時左右手雙合, 旋臂, 掌心向上, 第三, 右腳腳跟著地成左虛步, 帶動雙手下沉, 第四, 雙手直線打出, 拳頭雙對, 高度在太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