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5, 2013

第77 課 (2013年11月23日)

今天老師繼續教玉女穿梭.

這個動作比較複雜, 我們都未能掌握.  老師帶同學們一練習. 其他的同學跟著一起做. 一共做了五六遍, 腿酸的很. 我在家裡看傅老師的視頻, 也自己練了很多. 老師沒有帶我做, 只是糾正了我的右手: 第三部份時手肘太貼身體; 第四部份時手掌太低. 他說我的胯不錯.

下一課教第二個玉女穿梭.

老師也糾正了我單鞭和白鶴亮翅的動作.
單鞭 : 勾手的姆指應該碰到尾指, 左手手掌的姆指應該張開.
白鶴亮翅 : 從提手上勢到白鶴亮翅時, 右膝沒有鎖好.
這些細節我以前都沒有注意, 需要好好記住改善.

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第三屆港澳深珠太極拳交流大會(2013年11月17日)

第三屆港澳深珠太極拳交流大會(20131117)

20131116-17, 我跟隨香港太極泉友會參與了第三屆港澳深珠太極拳交流大會. 泉友會也被邀請表演.

 我們一行20, 16日先到中山傅老師的徒弟羅靜的農莊吃午飯, 然後一起到珠海. 在傍晚我們到酒店附近的公園上課, 當我們到達的時候, 已經有幾十人在跟傅老師練拳了. 下課後, 我們跟傅老師一起共晉晚餐.

 交流大會17日在珠海體育館舉行. 早餐後, 7點半我們就到體育館外面跟傅老師上課; 到達的時候, 也已經有幾十人在上課了. 交流表演活動大概九點半開始, 傅老師是表演嘉賓, 表演了太極拳和太極劍. 泉友會的16人團隊在在下午表演太極拳.

當我報名的時候, 只是想見識一下, 沒想到師父竟然要我參與表演. 我的拳齡尚淺, 沒有信心, 害怕出洋相, 很想推辭; 但是得到師父的鼓勵(其實是師命難違), 於是決定接受這次的挑戰. 後來發現這次的決定沒錯, 只要調整心態, 就能夠輕鬆面對.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表演太極拳; 出場時我還沒站穩, 音樂就開始了; 我還想做好預備式, 就已經要做起式了. 我得繼續保持平靜, 集中精神, 完成整套28式套路. 我記得師母說, 團體表演最重要是齊整, 不是個人的表演, 如果提不起腿, 就慢慢落下, 不要停下來, 要繼續跟著團隊做下一個動作. 幾分鐘的表演終於過去了, 總算可以跟得上.

以下是上課時的紀錄.
1116
l   練太極時, 提起精神很重要, 要有意識地打, 要不卑不亢;
l   練太極時, 要想像不是一個人在打, 是跟對手打. 每一個動作都有意義的, 不是亂耍的;
l   手掌的角度: 左手是210, 右手是1050; 這樣手肘就會容易沉下來;
l   由第一個左掤到右掤時, 左腿是虛步的; 原來虛步的膝蓋可以超過腳尖的;
l   四肢的左右動作是由腰帶動的, 四肢的前後動作是靠折疊; 手臂是纏絲(旋轉);
l   手揮琵琶, 坐後時右手是肩帶肘, 肘帶腕的; 然後右手邊隨著身體前進邊旋手臂(纏絲);
l   學規矩, 守規矩, (?規矩), 化規矩, 不離規矩;
l   師母提醒我要舒指, 這樣血液才能到手掌, 手才會暖的.

1117
l   身體有五把弓, 是四肢和身體主幹. 好像是拉開了得弓, 不是直的
l   手打出去的時候是直線的, 我們看到弧形是錯覺, 是因為身體的轉動. 要知道動作做得對不對, 試試能不能夠快打就知道了. 如果走直線是可以快打的, 相反, 走弧形就很難快打了. 傅老師用單鞭來示範.
l   倒攆猴是先轉胯, 腳跟著地後才轉腰的
l   單鞭時, 右腳應該是整個腳掌都受力的, 不應只是腳跟受力.

這次交流的經驗讓我增強了自信心, 對於挑戰也敢於接受. 師父師母和師兄師姐的提點, 照顧, 和鼓勵, 讓我感受到泉友會的團隊精神. 師父還告訴我打太極拳要大氣、有氣度,心態不好就出現很多問題. 而且, 每次上傅老師的課, 都有得著, 獲益良多.
 

Sunday, November 10, 2013

第76 課 (2013年11月9日)


今天因為時間緊迫, 沒有練28. 我們只打85, 從開始打到單鞭. 教新的招式之前, 老師糾正雲手的動作. 在下面的手手指應保持向前, 想像是抓著對方的手腕, 在上面的手放在對方的腋下.

第五十一勢 單鞭
以前已經教過.

第五十二勢 玉女穿梭
動作分四個部份. 首先教腳法.. 第一, 從單鞭定式開始, 左腳內扣90(腳尖向南), 重心保持在左腳, 這一點很重要, 否則右腳很難提起;  第二, 開胯, 提起右腿, 向西北邁出, 弓步, 移重心到右腿; 第三, 提左腿向西南邁出, 第四, 弓步, 移重心到左腿.  然後教手法, (手法比較複雜, 我還沒掌握得到). 第一, 好像雲手一樣, 左手跟身體向右, 右手由勾變掌 (), 兩手相距比肩略寬, 然後腰向左, 左手跟著腰動, 右手下按(); 第二, 左手往下, 右手往上, 旋臂翻掌, 兩手跟身體一起轉 (,); 第三, 身體向左轉帶右手(), 兩手交叉, 翻左掌, 然後雙手拉開(); 第四, 左手只旋小臂, 右手由身體帶動向前推().

[ 其實, 老師沒有提到身法怎樣做, 我的紀錄是根據我的觀察寫下來. 老師提到開與合, 但是講得很快, 我沒完全理解, 只是根據一般邏輯來推斷. 姑且寫下來, 日後再引證. ]

下星期停課一次. 老師帶隊去珠海交流表演, 我也有份. 傅清泉老師也會出席. 其實報名的時候, 沒想過要表演. 我跟老師學拳只有20個月, 實在有點怕, 但是老師說他對我有信心, 那我就試試吧.

第75 課 (2013年11月2日)


上課前, 老師找了別班的男同學示範野馬分鬃的用法.(因為我班沒有男生.) 一隻手”(抓著對方的手), 另一隻手在對方的腋下, “的時候, 腰動, 雙手也同時動, 尤其要注意的手, 很多時候都忽略了, 留在後面.

今天只打了一遍28, 沒有時間溫習85式的頭兩段, 老師就繼續教野馬分鬃了.

85式一共要做5個野馬分鬃, 上一課教了頭兩個, 今天繼續. 老師首先溫習從斜單鞭轉野馬分鬃的動作. 他每一位同學逐一帶著我們做動作, 令我們知道怎樣保持沉肩, 怎樣旋臂, 保持手臂不會拉得太開, 離開身體的中線, 等等. 一邊做一邊提醒我們轉腰, 開胯, 收尾閭等等.

老師指出要注意的地方:
1. 開胯, 旋臂時要注意保持沉肩, 當身體轉的時候, 另外一隻手跟著身體, 不需要羽毛手”.
2. 掤出的時候身體是斜的, 一邊弓步一邊掤, 手是隨著身體直出; 另外得手採, 採的時候只是手肘關節打開, 不是肩的關節打開.(那只是身體移動的錯覺.)
3. 挒的時候要注意兩手保持距離一起動, 不要拉開. 其實, 挒的時候只是腰微動, 使身體向正.
4. 做第三部份時, 兩手交叉於身體前面, 雖然眼望前方, 胯也略向前方.

老師糾正了我的地方:
1. 斜單鞭不夠”, 而且右腳撇腳不夠.
2. 斜單鞭轉野馬分鬃時, 身體方向太過於向西面, 應該向西南.
3. 野馬分鬃定式時(右弓步), 左手太前, 應該後一點在胯旁.
4. 然後做下一個野馬分鬃式, 右手旋臂時, 起來, 沒有保持沉肩.
5. 向前邁步時, 應把腳送前一點, 好像飛機降落一樣, 在著地時仍然有向前的動力, 但是要輕. 老師說我做的好像墮機一樣! (太慘了.)
6. 還有, 要保持開胯, 在弓步時也要保持, 不要弓完了步再開胯.

第五十勢 攬雀尾
老師說要注意做好左掤, 其餘的都是以前學過的. 第一, 提起左腳向前, 左手同時跟著身體一起動; 第二, 轉腰向左, 開胯提膝, 左右手同時旋臂翻掌, 左手掌心向自己, 右手掌心向下; 第三, 左腿邁步向前, 內扣15; 雙手掤出; 第四, 轉腰向右, 右手採.  老師指出右肩應該比左肩前的, 一前一後, 身體不是平面的. 原來我以前一直都沒有留意這個, 還刻意做到兩肩一條直線.

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 叫我們肯定的回答: 起式後, 做第一個攬雀尾時, 雙手的方向是怎樣 ?  我答是直前, 有些同學步肯定.  答案是應該向前. 老師示範, 抓著同學的小臂, 叫同學把手臂向上動, 同學動不得. 但是如果向前推呢, 雙手就可以推動對方, 同時雙手自然的向上了.

老師也指出眼神是很重要的. 同學問他否應該跟著手; 老師說應該跟著”, 所以有時候跟著手, 有時候跟著腰胯, 沒有一定的.

我覺得越來越難紀錄上課的東西, 老師教的不單是動作的過程, 還有比較深入的細節, 要求, 用法, 拳理等等. 下課後很容易忘了, 想也想不起來, 所以沒有記錄下來.  希望老師教的東西已經藏在腦海裏面, 需要用的時候可以不經意的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