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5, 2013

第73 課 (2013年10月12日)

老師教十字手的時後是在8月31日. 隔了個多月, 今天要教下一式了.

練完了28式後, 老師說他很喜歡其中一位同學的精神狀態, 因為她很放鬆, 老師著她記著這個狀態.

老師糾正了同學手揮琵琶右手的路線, 指她不應由外向內, 應該是直向前的. 由於身體的轉動, 所以有這樣的錯覺. (我不太明白,我因為沒上那一課, 所以及今天才是頭一次聽老師詳細講解這個動作的用法.) 老師叫我指出同學做得不對的地方, 我看不出來; 他就叫我做, 結果我也是錯的. 老師解析, 首先用左手按住對方的右肩, 用右手抓著對方的右手, 把對方拉後,  同時轉腰; 然後由身體帶動, 把對方推前; 好像要把對方的右手肩部關節弄脫一樣; 還有呢, 右手手掌的高度應該跟左肘一樣.  現在我對這個動作的了解多一點了.
 
老師同時也提醒我摟膝拗步時, 手掌應該放近中線一點.


第四十七勢 - 抱虎歸山 :

從十字手開始: 雙手是碰著的, 要注意手腕不要曲. 我們幾個都不能清晰地做出由十字手過渡到抱虎歸山的四個步驟; 老師只好從新講解一遍. (我們把他氣壞了- 這次是他頭一趟這樣的表示. 我翻看以前的筆記, 那四個步驟都教過的. )
  1. 重心移左腿, 下沉,  扣腳不少於45, 不大於90, 身體保持向南, 只是動左胯. 右手保持掤, 左手下降至胯旁.
  2. 提起左手到肩高度, 右手翻掌, 提右膝, 眼仍然望左手.
  3. 左手摺疊, 右手伸直(向正西), 右腳腳跟著地(開胯), 同時身體向右轉; 因為剛才是胯轉身不轉, 就好像腰左轉的感覺, 所以一放鬆身體就很輕鬆地向右轉.
  4. 繼續轉腰, 左手打出, 右手下採, 好像摟膝拗步一樣
  5. 坐後, 翻左掌, 右手往上; 因為身體已經往後, 所以右手不需要向前. 然後, . 要注意開始的時候身體是直後, 捋的時候才轉左.
  6. . 老師在同學身上示範. 捋之後, 右手仍然貼在同學的手臂, 然後旋小臂 [我之前錯過了教""""的課, 現在終於明白右手小臂該怎麼旋的 -- 是以小臂外側的橈骨為軸, 不是以尺骨為軸; 雖然兩者看上去很相似.] 同學問老師擠的時候, 右手哪一個部位用力, 老師說用力的不是右手, 是左手.
  7. . 老師強調要沉肩, 而且坐了好幾個動作示範了怎樣是沉肩. 按的力不單是手臂的力, 是經過肩, 到背, 到身, 到下盤, 到腳. 這就是發於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